全國十大精神病醫院(全國精神病最好的醫院)
北京醫院辦理住院:18311458123
10月10日,在北京安定醫院“2016世界精神衛生日公益宣傳活動”上,由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和西安楊森制藥共同調研完成的《亞太地區精神衛生綜合評價指數》報告正式發布,盡管中國在精神衛生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和進步,但整體排名僅排在第九位,“在消除醫療差距和提升治療普及率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亞太地區,精神疾病是傷殘所致生命年損失(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YLD)的第二大因素。盡管如此,在整個亞太地區,仍有超過半數的精神疾病患者無法獲得治療。這并不是一個新的危機,而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所幸,整個亞太地區的政策制定者和醫療體系都在積極應對此問題,政府意識正在覺醒。
WHO: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
精神疾病是一個廣泛概念病種,但這類疾病長久以來在亞太地區和全球大部分區域都有一個共同點——人們都對其采取回避的態度,而非積極應對。直到WHO呼吁“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這種情形才有所改觀。
精神疾病“是一個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給整個地區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傷殘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數據顯示,精神疾病占據了亞太地區整體疾病負擔的9.3%;YLD數據顯示,精神疾病已成為亞太地區第二大健康問題;2012到2030年期間,精神疾病將導致中國的生產力降低逾9萬億美元。
盡管如此,還有更令人擔憂的事情,接受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很少。整個亞太地區,從未接受治療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別超過50%和90%,其中被診斷為精神疾病的成年人比例為4%~20%;在中國,從未接受治療的占92%,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為430萬。
展開全文
同時,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尚不理想,對于合適的治療方式一直存在爭議。在大多數國家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療還是以醫院為中心,基于社區一體化的醫療服務尚未實現。傳統的生物醫療護理模式出現弊端,生理心理社會模式開始流行起來,治療方法逐漸由單個專家轉移到多學科團隊。但這兩種轉變都需要醫療系統從內到外進行大幅、復雜的文化和結構變革。
亞太地區挑戰相同但形式各異
研究中涉及到的15個國家和地區(以下簡稱國家),都希望能夠在醫療機構之外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療以及支持,并最終幫助他們回歸社會。但研究發現,所有組別的國家都面臨著一些共同挑戰,具體表現形式有所不同。
數據缺失:所有國家都沒有關于精神疾病普遍程度的完整數據,絕大部分患者沒有得到過確診或治療,但發達國家要好于發展中國家。
城鄉差距:在很多發展中國家,農村的精神疾病服務往往嚴重不足或不存在。患者被迫自給自足,或需要花費高昂的交通費用、歷經波折,才能抵達大型服務中心。在富裕國家,服務體系更為完善,但農村地區的精神健康服務使用率較低,且自殺率較高,仍有改進空間。
歧視方面:對于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的歧視和偏見普遍存在,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切實的文化轉變,以及在討論精神疾病時更為開明的人權觀念。如無法解決該問題,社區綜合服務體系的整體進程會受到影響。
各國發展水平差異大
該研究收集了2016年3月到5月期間不同國家及地區精神疾病患者的18個社區融入指數相關數據,共分為四類:環境、可及性、機會、治理,采訪了19名各國和國際精神衛生領域的專家,并進行了大量的案頭調研,結果發現,盡管有著眾多巨大的差異,但在總體和單個指標排名上仍可清晰分出四個組別:
1.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2.亞洲高收入國家(臺灣、新加坡、韓國、日本和香港);
3.中高收入國家(馬來西亞、中國和泰國);
4.中低收入國家(印度、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
但是,領先國家并非完美,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都面臨著重要的問題,包括服務多變性和協調問題等。富裕程度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著一切。為了更好地理解排名,還需要考慮非經濟因素,同時需要詳細分析每個國家組別面臨的挑戰和表現。
中高收入國家更愿意改善患者的社會融入度
中高收入國家(馬來西亞、中國、泰國)整體上比更富裕的參評國家表現差很多,但在部分類別中,其中一個或多個國家的表現至少與排名最低的亞洲高收入國家齊平,甚至更好。但在反映花費而非單純的政策選擇的治療可及性指標方面,這些國家的表現則更接近中低收入參評國家。中高收入國家取得這一結果的關鍵相似之處在于,都展示了明確的意愿,即致力于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社會融入度,以及持續對醫療體系做出實質性完善,并消除實踐和文化障礙。但是,這些國家的人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仍未消除,在治療上更傾向于采用傳統的醫學手段,其實阻礙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療的最大障礙不是醫療體系的缺陷,而是人們自身的態度。
中國在精神衛生領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中國在精神衛生領域做過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686項目。但在醫生質量、城鄉差異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中國686項目:686項目開始于2005年,是一個小型實驗項目,旨在在中國建立以團隊為基礎、以康復為重點的一體化社區醫療護理服務體系。該項目的成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迄今為止僅覆蓋了官方估算的1300萬最嚴重精神疾病患者中的300多萬人,距離從未接受治療的1.58億精神疾病患者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醫生質量:中國的精神病醫生官方數字近年來顯著提升,指數數據為每10萬人1.7名,這對于中高收入國家是一個不錯的數字。但是,醫生質量是一個嚴重問題:14%的中國注冊精神專科醫生沒有接受過任何訓練,另外有29%的人只有三年的大專教育證書。中國正致力于建立更完善的初級精神健康護理體系,而全科醫生和社區護理人員還缺乏必需的精神疾病護理培訓。
城鄉差異:這三個國家在治療服務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地區和城鄉差別,中國的數字尤為嚴峻:即便中國已經完成了一個重大的精神健康機構建設項目,仍有三分之二的農村沒有設立精神疾病床位。
變革的關鍵在于縮小政策利益和體系能力之間的差距
要縮小二者之間的差距,愿景必須以具體的形式呈現;資金的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或應用資金;不僅要利用所有的現有資源,還應當開發資源。最后,整合效果取決于文化接受度,如果社區將精神疾病患者視作危險的外來者并排除在外,那么他們在社區將永遠無法立足,因此在打造以社區為中心的基礎設施時,還需要消除不同文化下對于精神疾病的歧視。
相關文章
- 關于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號販子電話,圈子口碑最好100%有號!的信息
- 包含積水潭醫院號販子電話,圈子口碑最好100%有號!【出號快]的詞條
- 關于火箭軍總醫院產科建檔價格——靠譜的代掛號販子【秒出號】的信息
- 武警總醫院掛號無需排隊,直接找我們的簡單介紹
- 包含友誼醫院販子掛號電話_掛號無需排隊,直接找我們聯系方式哪家強的詞條
- 包含304醫院販子聯系方式_誠信第一,服務至上!【10分鐘出號】的詞條
- 廣安門中醫院掛號號販子實力辦事【10分鐘出號】的簡單介紹
- 腫瘤醫院號販子電話,去北京看病指南必知聯系方式哪家好的簡單介紹
- 北京市大興區人民醫院販子聯系方式_辦法多,價格不貴聯系方式信譽保證的簡單介紹
- 關于北京華信醫院號販子掛號電話(方式+時間+預約入口)!聯系方式安全可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