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醫院(最好的醫院做人流多少錢)
北京醫院辦理住院:18311458123
吳孟超院士(右)在了解附一醫院高水平醫院建設和改革創新發展的情況后,不禁豎起大拇指為附一醫院和院長楊立勇(左)點贊
2016年9月6日下午,一場非同一般的簽約儀式——福建省政府與國家衛計委合作共建簽約儀式在美麗榕城隆重舉行。在此次簽約儀式中,由省委領導、國家衛計委領導共同牽線,全國頂尖的三家醫院與我省三家最好的醫院分別結成對子,提升我省醫療技術水平,加快高水平醫院建設步伐,助力福建醫改。這其中就包括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擁有80年歷史積淀的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我省目前規模最大的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技術人才高度密集的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之一。該院特別是從“十一五”以來,緊緊圍繞“以人為本、優質服務”這一中心,從管理創新中求突破,從服務改進中樹形象,從推進改革中謀發展,實現了醫院跨越式的發展。
醫院作為政府為民服務的窗口,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健康福祉。2017年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之年,亦是福建省高水平醫院深入建設的一年,如何處理好大環境下的改革與自身內部的發展關系,成為擺在醫院領導班子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應該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應該把加強內涵建設,努力辦人民滿意的高水平醫院作為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該把改善醫療服務,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讓老百姓得實惠、醫護人員受鼓舞,醫院可持續發展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主要標準。”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兼黨委書記楊立勇日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
“穩定人心,共謀發展,這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回顧剛剛過去的2016年,楊立勇感觸頗深。楊立勇介紹,這一年,時逢醫院班子調整,如何協調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個人與團隊的關系,以及不同的團隊之間的利益關系,形成發展合力,是醫院在醫改大潮中生存與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的關鍵要素之一。新一屆領導班子繼承上一屆班子的優良傳統,謀篇布局、團結奮進,迅速完成了黨務和行政工作的順利交接,實現了管理無縫銜接。面對醫改,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全院職工快速融入綜合醫改的大潮,主動適應,積極探索,“例如工資總額核定制度出臺后,對于醫生、護理、行政等團隊的績效分配等,就是一個大考驗。”楊立勇坦言,蛋糕就這么大,如何切是一門學問。醫院班子專門研究成立了績效考核小組,爭取既能滿足綜合醫改的要求,又不讓員工的利益受損,使各方的目標達到一個平衡狀態。
這一年,醫院以醫改為主線,制定推出“十三五”規劃,構建了未來五年醫院發展的戰略藍圖。同時,醫院平穩進入醫管委管理體系,成功對接管理體制、人事薪酬、績效考核、價格調整、科學補償及內部運行機制等改革。尤其是以實行院長目標年薪制為切入點,強化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臨床路徑、醫保、新農合等規范管理,全面推行按病種付費為主、多種付費方式結合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藥占比、耗占比、住院天數等控制指標有效降低,運營結構更趨良性化。醫院黨委連續三年被上級表彰為“先進黨委”,榮獲2016年度“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成為全省三級醫院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2016年也是我省高水平醫院建設正式起航的一年,附一醫院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積極開展福建省高水平醫院創建活動,醫院以重點實驗平臺、神經醫學中心、創傷醫學中心、頜面醫學中心建設為抓手,帶動全院整體高水平建設工作,并將高水平醫院建設列入“十三五”規劃打造的重點。去年8月,該院組團赴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訪問洽談合作事宜以及雙方學科帶頭人互訪等事宜;9月6日,華山醫院領導回訪該院,并在國家衛計委領導、省委領導、省領導的見證下,與附一醫院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并制定了五年合作規劃和2016年合作共建計劃。9月下旬,省委領導、省領導、省衛生計生委朱淑芳主任蒞臨該院視察高水平醫院建設情況,有力地推動了這項工作。隨后,附一醫院與華山醫院聯手成立“院士工作站”并進入實質運作,神經外科、皮膚科、放射影像科、泌尿外科、核醫學科、康復醫學科等專科亦積極推進相關建設事項,開展了學科互訪、管理共建、學術交流、臨床和科研協作等工作。此外,作為高水平醫院的重要基礎建設工程,附一醫院奧體院區的建設成功納入福建省醫療衛生系統“十三五”規劃建設項目,并將由政府投入十億元資金支持,新院區的建成將極大地改善醫務人員的執業環境和患者的就醫環境,大大推動該院的高水平、現代化、規范化建設和發展。可以說,2016年是附一醫院改革與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平凡意義的一年。
在新形勢下,如何管理好醫院,并帶著醫院上一個臺階,考驗著楊立勇及其領導班子的智慧。楊立勇表示,讓群眾滿意,醫護人員受鼓舞,是醫院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16年,醫院開展“改善服務,提高群眾滿意度”專項活動,積極優化服務流程,改善服務環境和服務態度,門診大樓改擴建工程如期封頂,新建醫院服務中心,服務內容涵蓋門診、出入院服務、預約診療、資訊、護工、導診、醫保、投訴、便民設施設備使用管理和滿意度調查等所有涉及非醫療的服務項目和業務。針對門診服務“三長一短”現象,醫院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項目管理模式,運用管理工具,實施門診收費處患者排長隊現象改進項目、住院收費處患者排長隊現象改進項目、門診藥房患者排長隊現象改進項目,如加大自助服務設施投放,推出八種便民預約模式,擴大預約比例;應用互聯網+醫療,實現移動支付功能,推進醫院無線網絡工程;完成住院收費處排隊叫號系統,節省患者排隊等候時間;配合門診樓改擴建工程進度,提前介入,及時調整診區,提升患者滿意度;配合市政府整治周邊交通擁堵,努力提高群眾就醫舒適度、便捷感,多措并舉增強群眾對省屬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獲得感”,并收到良好成效。
在加強護理管理隊伍內涵建設方面,優化了護士團隊層次和幅度管理,為培養專科管理后備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提升管理水平;依托醫院信息化平臺,積極推進移動護理、遠程護理交流,提高護理管理效率;按照常態化、信息化、指標化的思路落實護理質量檢查,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強化護理指標監測,抓好護理質量控制,加強護理安全管理。
創新護理服務模式,發揮護理專業技能,成立營養支持護理專家團隊和心理支持護理志愿者團隊,為患者提供營養指導和心理疏導服務,手術室在優質護理服務實踐中積極探索出“溫暖護理行動”項目,手術室患者滿意度達到97.6%;探索慢病管理新模式,醫院內分泌科探索建立基于“病房一專科護理門診-社區-家庭”的“四位慢病管理模式”,將糖尿病健康管理從病房推向專科護理門診、社區和家庭。
在2016年全省衛生系統滿意度調查中,附一醫院滿意度位居各省屬公立醫院前列。醫院還作為省屬公立醫院代表接受國務院醫改試點省調研組領導和專家組的現場調研視察,獲得了廣泛好評。院長兼黨委書記楊立勇教授被授予“2016改善醫療服務優秀管理者”榮譽稱號,為福建省公立醫院唯一獲得者。
“群眾滿意了,醫護人員也應受鼓舞。新醫改下,員工們都在觀望能否成功、自身利益和職業生涯的發展能否得到足夠的保障。作為院長,要進行有效引導,才能穩定醫院大局。”楊立勇說。2016年,附一醫院加強了醫學各專業人才發展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優化專家梯隊設置;與有影響力的人才服務機構合作,著力拓寬招聘渠道,制定特聘教授聘任和管理暫行辦法,通過柔性引進國內外學術造詣深厚、取得特別突出成果的專家學者,進一步提升醫院的學術地位和競爭實力;與國際應急管理學會醫學委員會展開全面合作,借助其國際醫學交流平臺,實施國內外高層次醫療機構管理技術與專業研修計劃,先后選送十多位技術骨干赴美國梅奧診所、哈佛醫學院、英國圣喬治大學等國際一流機構研修;完成醫院行政處室(部門)中層干部新一輪輪崗工作,進一步加強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探索醫院管理干部培養、管理新途徑;兩位教授榮獲“福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稱號。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最新發布的2016年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中,該院躍居全省第一位。同時,在全國最佳醫院排行榜(復旦版)中,該院的入圍專科亦居全省首位。
此外,醫院重視人文關懷,加強文化建設,關心職工思想生活,2016年實現與國家節假日安排同步,改善出差進修待遇,推出五天制工作計劃,著手組織建院80周年院史撰寫,籌建院史館等,努力傳承和發揚光大醫院優秀的歷史文化,強化人文精神教育,提倡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機融合,提升醫院核心價值和員工敬業精神,提高醫院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力打造人文醫院。
面對這些成績,楊立勇覺得遠遠不夠,除了把本院做大做強,還要進一步順應醫改之勢,拓展該院對社會服務的功能。
與社會資本合作辦醫方面,在馬尾自貿區,該院與社會資本合辦了一所“醫養結合”的護養中心。“目前國內很多養老院無法為老年人提供慢性病等疾病的診療服務。因此急需建設一批養老+醫療的護養中心,這也與國家提倡的‘醫養結合’大方向相符合。”楊立勇表示,該護養中心運營一年多來,已經成為福建省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標桿,至今接待國家有關部門和省內外同行參觀交流已達50余批次。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規劃中,目前又一所與社會資本合辦的康復醫院已比鄰護養中心建成,從而進一步解決了老年人看病、康復等需求。“與社會資本合作,既滿足了群眾的多重需求,進一步擴大了醫院的影響力,同時又促使大型公立醫院的優質資源下沉,在一定程度上替政府分了憂。2017年春節前夕,省委領導、省領導專程來到護養中心、康復醫院看望慰問這里的住養長者及干部職工,并對住養長者親筆書寫的大紅對聯‘替天下兒女盡孝,為黨和政府分憂’贊賞有加”楊立勇說。
此外,在分級診療的探索上,該院也別具一格,并卓有成效。以此前并入該院的福建省皮膚病性病醫院為牽頭單位,該院建立了區域“專科醫聯體”。一年多來,已有省內40多家皮膚病專科醫院加入,發展勢頭正猛。醫院又先后與11家縣區級醫院、16家社區服務中心簽約組建醫聯體,同時進一步推動該院原已成立的福建省神經外科聯盟的建設工作。在省領導、吳孟超院士、朱淑芳主任等領導的見證下,附一醫院還與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簽署合作共建協議,啟動第二輪共建,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正式掛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西洪院區”。簽約期間,吳孟超院士在了解了附一醫院高水平醫院建設和改革創新發展的情況后,不禁豎起大拇指為該院院長楊立勇和附一醫院點贊。
“病人滿意,員工幸福——這是我們打造人民滿意的高水平醫院的初衷,是全院醫護員工做群眾信賴的好醫生的價值堅守。”楊立勇表示,2017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福建省醫改工作戰略部署的重要節點,是附一醫院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和建設福建省高水平醫院的關鍵年,我們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沖破思想的藩籬,釋放出強大的改革力、創新力和生機活力,在深化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建設高水平醫院、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的征程上,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讓我們的醫院真正成為人才培養的沃土,科學研究的殿堂,救死扶傷的圣地,醫學交流的中心,人民滿意的醫院。(晨語)
展開全文
2016年9月6日下午,一場非同一般的簽約儀式——福建省政府與國家衛計委合作共建簽約儀式在美麗榕城隆重舉行。在此次簽約儀式中,由省委領導、國家衛計委領導共同牽線,全國頂尖的三家醫院與我省三家最好的醫院分別結成對子,提升我省醫療技術水平,加快高水平醫院建設步伐,助力福建醫改。這其中就包括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擁有80年歷史積淀的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我省目前規模最大的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技術人才高度密集的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之一。該院特別是從“十一五”以來,緊緊圍繞“以人為本、優質服務”這一中心,從管理創新中求突破,從服務改進中樹形象,從推進改革中謀發展,實現了醫院跨越式的發展。
醫院作為政府為民服務的窗口,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健康福祉。2017年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之年,亦是福建省高水平醫院深入建設的一年,如何處理好大環境下的改革與自身內部的發展關系,成為擺在醫院領導班子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應該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應該把加強內涵建設,努力辦人民滿意的高水平醫院作為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該把改善醫療服務,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讓老百姓得實惠、醫護人員受鼓舞,醫院可持續發展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主要標準。”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兼黨委書記楊立勇日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
“穩定人心,共謀發展,這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回顧剛剛過去的2016年,楊立勇感觸頗深。楊立勇介紹,這一年,時逢醫院班子調整,如何協調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個人與團隊的關系,以及不同的團隊之間的利益關系,形成發展合力,是醫院在醫改大潮中生存與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的關鍵要素之一。新一屆領導班子繼承上一屆班子的優良傳統,謀篇布局、團結奮進,迅速完成了黨務和行政工作的順利交接,實現了管理無縫銜接。面對醫改,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全院職工快速融入綜合醫改的大潮,主動適應,積極探索,“例如工資總額核定制度出臺后,對于醫生、護理、行政等團隊的績效分配等,就是一個大考驗。”楊立勇坦言,蛋糕就這么大,如何切是一門學問。醫院班子專門研究成立了績效考核小組,爭取既能滿足綜合醫改的要求,又不讓員工的利益受損,使各方的目標達到一個平衡狀態。
這一年,醫院以醫改為主線,制定推出“十三五”規劃,構建了未來五年醫院發展的戰略藍圖。同時,醫院平穩進入醫管委管理體系,成功對接管理體制、人事薪酬、績效考核、價格調整、科學補償及內部運行機制等改革。尤其是以實行院長目標年薪制為切入點,強化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臨床路徑、醫保、新農合等規范管理,全面推行按病種付費為主、多種付費方式結合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藥占比、耗占比、住院天數等控制指標有效降低,運營結構更趨良性化。醫院黨委連續三年被上級表彰為“先進黨委”,榮獲2016年度“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成為全省三級醫院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2016年也是我省高水平醫院建設正式起航的一年,附一醫院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積極開展福建省高水平醫院創建活動,醫院以重點實驗平臺、神經醫學中心、創傷醫學中心、頜面醫學中心建設為抓手,帶動全院整體高水平建設工作,并將高水平醫院建設列入“十三五”規劃打造的重點。去年8月,該院組團赴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訪問洽談合作事宜以及雙方學科帶頭人互訪等事宜;9月6日,華山醫院領導回訪該院,并在國家衛計委領導、省委領導、省領導的見證下,與附一醫院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并制定了五年合作規劃和2016年合作共建計劃。9月下旬,省委領導、省領導、省衛生計生委朱淑芳主任蒞臨該院視察高水平醫院建設情況,有力地推動了這項工作。隨后,附一醫院與華山醫院聯手成立“院士工作站”并進入實質運作,神經外科、皮膚科、放射影像科、泌尿外科、核醫學科、康復醫學科等專科亦積極推進相關建設事項,開展了學科互訪、管理共建、學術交流、臨床和科研協作等工作。此外,作為高水平醫院的重要基礎建設工程,附一醫院奧體院區的建設成功納入福建省醫療衛生系統“十三五”規劃建設項目,并將由政府投入十億元資金支持,新院區的建成將極大地改善醫務人員的執業環境和患者的就醫環境,大大推動該院的高水平、現代化、規范化建設和發展。可以說,2016年是附一醫院改革與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平凡意義的一年。
在新形勢下,如何管理好醫院,并帶著醫院上一個臺階,考驗著楊立勇及其領導班子的智慧。楊立勇表示,讓群眾滿意,醫護人員受鼓舞,是醫院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16年,醫院開展“改善服務,提高群眾滿意度”專項活動,積極優化服務流程,改善服務環境和服務態度,門診大樓改擴建工程如期封頂,新建醫院服務中心,服務內容涵蓋門診、出入院服務、預約診療、資訊、護工、導診、醫保、投訴、便民設施設備使用管理和滿意度調查等所有涉及非醫療的服務項目和業務。針對門診服務“三長一短”現象,醫院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項目管理模式,運用管理工具,實施門診收費處患者排長隊現象改進項目、住院收費處患者排長隊現象改進項目、門診藥房患者排長隊現象改進項目,如加大自助服務設施投放,推出八種便民預約模式,擴大預約比例;應用互聯網+醫療,實現移動支付功能,推進醫院無線網絡工程;完成住院收費處排隊叫號系統,節省患者排隊等候時間;配合門診樓改擴建工程進度,提前介入,及時調整診區,提升患者滿意度;配合市政府整治周邊交通擁堵,努力提高群眾就醫舒適度、便捷感,多措并舉增強群眾對省屬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獲得感”,并收到良好成效。
在加強護理管理隊伍內涵建設方面,優化了護士團隊層次和幅度管理,為培養專科管理后備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提升管理水平;依托醫院信息化平臺,積極推進移動護理、遠程護理交流,提高護理管理效率;按照常態化、信息化、指標化的思路落實護理質量檢查,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強化護理指標監測,抓好護理質量控制,加強護理安全管理。
創新護理服務模式,發揮護理專業技能,成立營養支持護理專家團隊和心理支持護理志愿者團隊,為患者提供營養指導和心理疏導服務,手術室在優質護理服務實踐中積極探索出“溫暖護理行動”項目,手術室患者滿意度達到97.6%;探索慢病管理新模式,醫院內分泌科探索建立基于“病房一專科護理門診-社區-家庭”的“四位慢病管理模式”,將糖尿病健康管理從病房推向專科護理門診、社區和家庭。
在2016年全省衛生系統滿意度調查中,附一醫院滿意度位居各省屬公立醫院前列。醫院還作為省屬公立醫院代表接受國務院醫改試點省調研組領導和專家組的現場調研視察,獲得了廣泛好評。院長兼黨委書記楊立勇教授被授予“2016改善醫療服務優秀管理者”榮譽稱號,為福建省公立醫院唯一獲得者。
“群眾滿意了,醫護人員也應受鼓舞。新醫改下,員工們都在觀望能否成功、自身利益和職業生涯的發展能否得到足夠的保障。作為院長,要進行有效引導,才能穩定醫院大局。”楊立勇說。2016年,附一醫院加強了醫學各專業人才發展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優化專家梯隊設置;與有影響力的人才服務機構合作,著力拓寬招聘渠道,制定特聘教授聘任和管理暫行辦法,通過柔性引進國內外學術造詣深厚、取得特別突出成果的專家學者,進一步提升醫院的學術地位和競爭實力;與國際應急管理學會醫學委員會展開全面合作,借助其國際醫學交流平臺,實施國內外高層次醫療機構管理技術與專業研修計劃,先后選送十多位技術骨干赴美國梅奧診所、哈佛醫學院、英國圣喬治大學等國際一流機構研修;完成醫院行政處室(部門)中層干部新一輪輪崗工作,進一步加強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探索醫院管理干部培養、管理新途徑;兩位教授榮獲“福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稱號。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最新發布的2016年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中,該院躍居全省第一位。同時,在全國最佳醫院排行榜(復旦版)中,該院的入圍專科亦居全省首位。
此外,醫院重視人文關懷,加強文化建設,關心職工思想生活,2016年實現與國家節假日安排同步,改善出差進修待遇,推出五天制工作計劃,著手組織建院80周年院史撰寫,籌建院史館等,努力傳承和發揚光大醫院優秀的歷史文化,強化人文精神教育,提倡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機融合,提升醫院核心價值和員工敬業精神,提高醫院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力打造人文醫院。
面對這些成績,楊立勇覺得遠遠不夠,除了把本院做大做強,還要進一步順應醫改之勢,拓展該院對社會服務的功能。
與社會資本合作辦醫方面,在馬尾自貿區,該院與社會資本合辦了一所“醫養結合”的護養中心。“目前國內很多養老院無法為老年人提供慢性病等疾病的診療服務。因此急需建設一批養老+醫療的護養中心,這也與國家提倡的‘醫養結合’大方向相符合。”楊立勇表示,該護養中心運營一年多來,已經成為福建省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標桿,至今接待國家有關部門和省內外同行參觀交流已達50余批次。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規劃中,目前又一所與社會資本合辦的康復醫院已比鄰護養中心建成,從而進一步解決了老年人看病、康復等需求。“與社會資本合作,既滿足了群眾的多重需求,進一步擴大了醫院的影響力,同時又促使大型公立醫院的優質資源下沉,在一定程度上替政府分了憂。2017年春節前夕,省委領導、省領導專程來到護養中心、康復醫院看望慰問這里的住養長者及干部職工,并對住養長者親筆書寫的大紅對聯‘替天下兒女盡孝,為黨和政府分憂’贊賞有加”楊立勇說。
此外,在分級診療的探索上,該院也別具一格,并卓有成效。以此前并入該院的福建省皮膚病性病醫院為牽頭單位,該院建立了區域“專科醫聯體”。一年多來,已有省內40多家皮膚病專科醫院加入,發展勢頭正猛。醫院又先后與11家縣區級醫院、16家社區服務中心簽約組建醫聯體,同時進一步推動該院原已成立的福建省神經外科聯盟的建設工作。在省領導、吳孟超院士、朱淑芳主任等領導的見證下,附一醫院還與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簽署合作共建協議,啟動第二輪共建,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正式掛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西洪院區”。簽約期間,吳孟超院士在了解了附一醫院高水平醫院建設和改革創新發展的情況后,不禁豎起大拇指為該院院長楊立勇和附一醫院點贊。
“病人滿意,員工幸福——這是我們打造人民滿意的高水平醫院的初衷,是全院醫護員工做群眾信賴的好醫生的價值堅守。”楊立勇表示,2017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福建省醫改工作戰略部署的重要節點,是附一醫院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和建設福建省高水平醫院的關鍵年,我們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沖破思想的藩籬,釋放出強大的改革力、創新力和生機活力,在深化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建設高水平醫院、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的征程上,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讓我們的醫院真正成為人才培養的沃土,科學研究的殿堂,救死扶傷的圣地,醫學交流的中心,人民滿意的醫院。(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