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白馬寺骨科醫院(洛陽白馬寺骨科醫院治療股骨頭壞死嗎)
北京醫院辦理住院:18311458123
秘方,所謂秘方就是別人不知道的方,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丸你若不會用,這對你來說就是別人的秘方。中醫講秘驗方,其實西醫也有秘方。就是治療某些疾病的有特殊療效的方法。有時是方,有時是術。好像一提秘方就含忽悠的成份,非也。現在叫商業機密、核心技術。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產生的東西。
大學時吳振平老師上課常說的一句話是:“今天我給大家再講一個很秘很秘的秘方。”大多數人也就當成一個笑話而已。翻開《骨傷內傷學》課本,上面記錄的盡是當年老師們所教授的秘驗方。吳振平老師是骨傷系幾個沒有到洛陽正骨醫院進修過的老師之一,吳老師是在山東文登整骨醫院進修學習的。
上班后,在洛陽正骨醫院手外中心一待就是十余年,洛陽正骨醫院手外科其實是個綜合科室,顯微外科及骨皮瓣技術是其特色。肢體毀損傷及合并血管神經損傷的各種創傷在該科均會得到了很好的治療。骨髓炎、骨缺損及各種疑難雜癥應盡應有。大量的疑難雜癥,是個鍛煉人的好地方。
展開全文
慢性低毒感染是個棘手的問題,中醫中藥在科室有了充分展示的舞臺。應用上學時老師講中醫骨外科的消托補三法,中草藥辨證施治,治療了大量的傷口流水,長久不愈,慢性低燒、術后雜癥的病人。吳老師講的軍術膏、千錘膏、二花液等方劑也應用的得心應手,驗證了老師上課不是忽悠我們的。當年利國小醫當住院醫師已被同事戲稱教授,會診求方時有發生。周邊同學也時常邀之會診。
臨床中中醫藥治療骨傷慢性感染,需辨證施治。社會中、學術界流傳盛行手術,也無可厚非。中醫骨傷科大夫相對保守,主要是辨證,必須手術的盡快手術,不需要馬上手術的一定要拖一拖,也叫托一托,也叫脫一脫。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手術時機非常關鍵。社會認知的不同,有時候也會很得罪人。朋友介紹一病人,傷口感染,查看傷口后我認為,服用一段中藥后,做個小手術就會痊愈,病人不信任,最后不歡而散,藥醫不死癥,佛渡有緣人,其實醫道乃善道,也講個醫緣。
當年有個準則,也叫個性,不吃中藥湯藥的病人我不管,也算是藥物的早期三期臨床。上班后老父親曾對我說:“小黑,現在上班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做手術,中醫中藥可不敢丟,你看現在這社會找個能開中藥處方和用中醫治療的大夫多難。將來這東西也許會吃香?!备赣H本身就是個赤腳中獸醫,對醫學也算稍有了解,90年代家里無證經營過人用藥品批發配送數年,結識了上百位村醫朋友,有些朋友現在還有往來。1994年因無證經營被群眾舉報,家中被清掃一空,母親氣的抑郁很長時間。父親當時就說要是有個藥師證該多好呀。在與村醫的交往中,從藥品的用量可以看出一個村醫用藥的喜好。父親略懂醫療知識,與村醫交談,也就暢所欲言。有一村醫喜用丹參片,父親問之why?村醫說這藥好呀,感冒鼻塞,配合應用局部循環改善,癥狀減輕很快,很多病都配合用這藥。
父親曾患感冒病十余年,每天中午噴嚏連連,幾乎每天都服用速效傷風膠囊2粒。上大學學方劑時,知道這是氣虛感冒,可以應用玉屏風散治療。剛好同學耿海洋家是百泉的。讓海洋同學低價購得三味藥材,打細粉讓父親服用,經一個半月竟然痊愈。去年到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學習,與老耿同學吃飯,還多給他倒了一杯,以示感謝,呵呵。父親對中藥還是很認同的。
當年在家父親曾教育我們說:“鄉親們來買藥,要看身份,有錢的人,吃點貴藥好藥,沒錢人吃點便宜藥或送人家點?!碑斈暧惺裁春盟幯?。上火了,就是牛黃解毒片、穿心蓮片、公英片,村民都知道到我家買SMZ,后來有了麥迪霉素、麥白霉素、螺旋霉素。拉肚子,最好的藥是氟哌酸,次一點的土霉素、痢特靈。特別是痢特靈對秋季拉肚效果很好,賊便宜,遇到窮人送幾片拉倒。父親的經營理念怪先進,辨證辨認施治,窮人富人都能治的起病。當年就是野大夫,后來越干越害怕,96年以后就不再賣藥了。在那幾年也算為我們村的健康事業做過貢獻,父親治療咳嗽還是有一手。
聽父親的話,中醫藥沒丟,2013年全省的中醫骨傷科方劑經典條文技能技術大賽,一個手術科室、天天神神叨叨的利國大夫獲得了全省第一名,也算奇葩。也因此讓更多人了解了中醫藥,認識了利國。
言歸正傳,對于慢性感染,考驗的是一個大夫的眼力和綜合辨證能力,都是練出來的,不實踐就是空談。
有些病人,不再次手術,保守治療是徒勞,需盡快手術治療。
有些病人,最終肯定需要手術,但手術時機的把握特別重要,經保守治療后,可以變大手術為小手術或不手術。
有些病人,可以不手術,服用中藥完全可以治好。
前幾個月,縣里面一個膝關節置換患者,出現局部竇道,經抗生素對癥治療幾個月后無明顯起色,同學實在無法,介紹于我。經中藥治療二十余天,竇道封口,關節腫脹發熱消失,隨訪幾個月也再沒復發。有效的避免了一場醫療糾紛,善莫大焉。
今年給學生上《中醫外科學》課程,第一節課就講:“骨傷講破和補,外科講消托補,我講了骨傷同時又教外科,希望同學們一定不要忘了中醫中藥。將來大家既便是成為了骨傷科手術大家,世界名師,也不要忘了老祖宗留下來的中醫中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即便忘了方子,書不要丟,翻書開方也不丟人,中西醫兩條腿走路總是穩當。將來若在手術科室,雖不把中醫當腿,也要當拐杖。否則,別說跟我上過課。”
其實教材上的方法,個個都是秘術驗方。一個人若把教材吃透,最起碼也是個全國名醫。
某日一個患者來診,我說你這個病需做手術,效果會更好。對方笑了笑說:“利國大夫,你還做過手術?”我趕忙說:“不會不會,見過別人做過。”
靜下心來,想來想去,好像想起來了。曾經我也是一名優秀的創傷骨科手術大夫。不過,中醫沒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