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肝硬化最好的醫院(江蘇治療肝硬化最好的醫院)
北京醫院辦理住院:18311458123
醫院大樓。
長沙廣濟橋下,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幾棟樓房環坐,大門對著人來車往的雨花區梓園路,身處上好地段的長沙方泰醫院如果在設備、技術、專家、服務等方面也走在前列的話,會是什么樣的效果?
9月21日,華聲在線“因為愛.所以專——湖南知名民營醫院巡禮”欄目組來到長沙方泰醫院,聆聽了一個老牌民營醫院的發展壯大歷程,見證了一個民營醫院經久不衰的競爭法寶:全省一流的設備、一流的治療技術、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制劑,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首創了“靶向抗病毒,整體調免疫,保肝護肝”三項治療標準,建立了省內最完善的肝病治療技術平臺。
當今社會,一流企業都在做標準,建平臺,從這一點來說,長沙方泰醫院無疑是一流的民營醫院,醫院曾獲評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品牌湖南》名企名牌單位、湖南最受尊敬的非公有制企業、湖南消費者最信賴的醫療機構等,受到業界與群眾的青瞇與好評。
醫院鬧中取靜,環境優美。
展開全文
肝病??葡碜u南方
據介紹,長沙方泰醫院創建于1992年,歷經24年的積淀,已發展成為長沙市唯一以中西醫結合診療肝病為特色醫療項目的醫療機構。
“醫院原來在雨花區黃土嶺那邊,2003年抓住政府部門搬遷的機遇,整體搬到新址廣濟橋?!贬t院院長劉楚賢說。搬遷之后,方泰得到飛速的發展,醫院培育了一支臨床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隊伍,注冊醫生28人,其中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醫師8人,主治醫師10人,醫師4人。聘請上海、北京及湘雅專家坐診。引進了各種現代化診療設備,如彩超、肝臟硬度測定儀,建立了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PCR),能為各類肝病致病微生物作定性定量檢測,2004年獲國家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發證批準,12年來堅持每年參加衛生部PCR室間質控,成績優秀。
醫院專家團隊。
在完善和提升診斷水平的同時,首創了“靶向抗病毒,整體調免疫,保肝護肝”三項治療標準,建立了省內最完善的肝病治療技術平臺:包括遵守國家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堅持抗病毒治療原則,積極開展中西醫結合藥物經皮滲透給藥、穴位治療、低頻電磁脈沖治療、免疫三氧血回輸療法、病毒濾除耗空療法,以及各種生物免疫治療。
醫院每年治療各類肝病患者1萬余人,累計已達30多萬人次,有效率80%以上。確保了醫療質量與安全。在社會上有較好的美譽度和公信力,已成為事實上的肝病??漆t院。
多年來,醫院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的理念,在努力做好臨床醫療服務的同時,積極開展臨床研究,成立了“長沙南方肝病防治研究所”,認真開發中成藥品治療肝病的研究,2011年取得了省藥監局批準的《醫院制劑生產許可證》,可完成中成藥片劑、糖衣片、顆粒劑和膠囊劑的生產及質檢工作,2012年獲省藥監局3個慢性肝病制劑批文。這是該院專家總結二十多年臨床經驗,研制而成,屬醫院自主知識產權,是醫院核心競爭力之一,為廣大肝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先進設備與一流技術融合
醫院對各類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的主要診斷技術,除了彩色超聲影像(US)檢查外,還有PCR技術、肝臟瞬時彈性成像(TE)。
PCR技術:
該院檢驗科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是經衛生部國家臨床基因擴增檢驗(PCR)實驗室評審專家組嚴格審核、技術驗收、現場考核,并通過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資格認證。該實驗室擁有國際先進的檢測設備,一流的檢測試劑。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主要采用PCR(聚合酶鏈反應)技術應用于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監測。
PCR技術發明是生物醫學領域的一項革命性創舉,采用規范的檢測方法能有效避免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肝臟瞬時彈性成像(TE)
該院在全市率先引進的FibroScan技術是全球首創的肝臟硬度及脂肪變無創定量檢測設備。歷經十余年發展,目前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有超過150萬的肝病患者接受FibroScan檢測。FibroScan是目前唯一經臨床驗證的肝臟硬度及脂肪變無創定量檢測設備。
FibroScan擁有兩大專利技術即振動控制的瞬間彈性成像技術(VCTE)。大量臨床研究發現,肝臟硬度值和各種病因引起的肝纖維化分期密切相關,通過檢測肝臟硬度值,可以準確評估肝臟纖維化的病理分期,且有助于肝臟抗病毒治療療效的跟蹤評估。
該院主要治療技術有低頻電磁脈沖療法、免疫三氧血回輸治療技術、連續性血液濾除耗空療法、血液凈化療法、醫院自制制劑等。
據介紹,低頻電磁脈沖療法是通過智能靶向把高濃度的藥物直接送到肝臟局部,并迅速滲透肝臟病灶;鎖定病變細胞以及肝炎病毒。充分發揮藥物作用,有效殺傷肝炎病毒;消除肝細胞炎癥,促進肝組織修復,促進肝細胞愈合;通過脈沖特殊的電波刺激人體的有效穴位,調節人體肝臟機能,平衡異常免疫機制。
免疫三氧血回輸治療技術是運用德國原裝進口醫用三氧高精度醫療儀器,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玻璃放點技術生產三氧,加入患者血液內,結合迅速發生反應,誘導血液中的各種細胞成分產生細胞因子和活性代謝產物,然后把經過氧化的自體血液回輸到患者自身,從而觸發人體系列免疫應答反應,發揮病毒性肝炎的治療作用。
乙肝的治療,關鍵在于鏟除HBV復制模板,耗盡其模板庫。連續性血液濾除耗空療法是充分利用病毒電性及分子篩原理,吸附乙肝、丙肝病毒。該療法采用血泵啟動患者血液體外循環,經連接的“病毒血液截留吸附器”濾除病毒,然后將無病毒血液回輸體內,使身體血液長期處于無病毒狀態,直至耗空其肝細胞核內的病毒復制模板。
血液凈化療法采用經國家食藥監局批準生產的WLXGX-8888型血液凈化系統,根據患者病情選用不同的過濾柱清除體內各種毒物。該療法可以與藥物抗病毒,調整免疫及保肝護肝對癥治療,三氧、低頻及截留等治療技術組合,形成綜合療法方案,可以提高療效,加快病人康復。
自制制劑:國內醫藥界的一個碩果
長沙方泰醫院最為外界關注的是醫院自制制劑。記者實地走訪得知,這是醫院的藥廠生產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藥廠的設立、投產說明了醫院的實力。據了解,湖南民營醫院中,有藥廠的少之又少。
醫院制劑室設醫院附樓,建筑面積近千平方米,廠房按照藥品GMP標準建成。水凈化處理、生產配制、質檢功能齊全,主要用于該院肝病制劑的研發和生產。制劑室配置了0.5T燃氣鍋爐、多功能中藥提取罐、濃縮罐、真空干燥箱以及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糖衣片制作機器。藥品質量檢測設備設施齊全,有各種分析設備及高效液相色譜儀,2009年經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獲得醫院制劑生產許可證。
制劑室綜合醫院十幾位中西醫結合專家積累數十年的臨床經驗和醫院十幾萬乙肝臨床病例的治療經驗,精心篩選出治療慢性乙肝的驗方三個,在省中醫研究院專家的指導與監管下完成了三個驗方的臨床前及臨床試驗,證實了其驕人的治療效果,2012年順利通過了省藥監局專家組的鑒定。丹參調肝顆粒、參芪扶肝膠囊和蘭參肝康顆粒獲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劑批文,這些醫院制劑屬長沙方泰醫院自主知識產權,是國內醫藥界的又一豐碩成果。
質量安全與優質服務兩手
質量與安全是醫院生存與發展的根本,而依法執業,全面貫徹落實醫療法律、法規,技術操作規程是質量與安全的前提和基礎。
醫院堅持不超范圍執業,杜絕無證上崗,不使用假劣藥品及假劣醫療設備、器材。認真開展定期的全院性醫療行政查房,并對各科缺陷予以通報和處罰。醫務科、質控科每周查閱在架病歷兩次,督促各科醫生及時準確完成病歷書寫。質控科對所有出院病歷進行終末質控、評級評分,促進病歷質量水平的提高。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規定,去年全年門診病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率僅為3.6%。依法加強了藥物不良反應及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監測報告工作,全年藥物不良反應 9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1例,均及時上報。嚴格遵守醫保協議,對醫保及新農合病人認真進行身份核對,如實告知各項規定,絕不許掛床及張冠李戴,全年未發生任何套保騙保事件。處理醫療投訴糾紛14起,沒有醫療事故記錄,保證了醫療質量與安全。
“三分醫療,七分護理”,護理工作重要性由此可見,去年該院護理管理進一步規范,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沒有發生一起護理事故,也沒有發生一起院內感染。疫情報告、污水排放、醫療垃圾管理,規范有序,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認可。
“真沒想到因為住院趕上了中秋節,方泰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給我送月餅,感覺很溫暖。”9月15日上午,住在長沙方泰醫院的黃先生和其他住院患者,分享作為患者在醫院過中秋感受到的溫暖和感動。
據了解長沙方泰醫院每年在中秋和春節等這樣的傳統佳節,為不能出院的病人送“禮物”和祝福。在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提高技術及服務的同時,更加注重與病人的情感交流,力求做到讓患者滿意。
醫療服務和醫療質量是醫院的核心競爭力,長沙方泰醫院始終堅持服務與醫療技術并重。今年,為著力改善廣大群眾看病就醫體驗,在全院范圍內大力倡導“感動式服務”,努力實現患者“滿意在醫院,感動在醫院”。
醫院對醫護人員進行禮儀培訓。
“百姓放心醫院”
“魏則西事件對民營醫院確實影響不小,但大部分民營醫院還是講誠信守規矩的,也有著與公立醫院不同的特色與優勢?!眲⒊t院長說,現在很多公立醫院的檢驗、檢查都放在方泰醫院來做,因為這里設備、技術都不錯,更主要的是不用等,價格還低,“公立醫院病人太多,可能要3、4天才能拿到化驗單,我們這幾個小時就可拿。在人滿為患的情況下,公立醫院服務能力明顯跟不上社會需求,環境不好,民營醫院可彌補這些不足,堅持治病人而不是治病。”
作為民營醫院先行者,劉楚賢院長表示,民營醫院要發展壯大,第一是不能搞假,假醫生假藥假診斷;第二是不能過度,過度宣傳,過度治療,而且只用一種方法治,應該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他(她)的方法,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單一化治療,不能哪個項目賺錢就鼓惑病人做哪個項目;第三是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在特色???、前沿技術上要及時把握。
多年來,醫院堅持依法行醫、誠信服務,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努力履行社會責任。每年醫院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殘疾人就業4個。常年開展扶貧助殘慈善工程、社區居民健康行項目、賑災、義診、下鄉支農、大學生體育賽事贊助及無償救護、參加社會志愿者隊伍及各種優惠活動,每年投入200多萬元,在星城享有盛譽。長沙方泰醫院曾榮獲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品牌湖南》名企名牌單位、湖南最受尊敬的非公有制企業、湖南消費者最信賴的醫療機構、長沙市“誠信經營單位”及雨花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受到廣大市民與業界好評。
附:
方泰專家團:
劉楚賢
主任醫師、外科教授、湖南省醫院協會理事、省民營醫院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醫學會會員、長沙市醫院協會常務理事,現任長沙方泰醫院院長。從事外科臨床及醫院管理50年,曾在我省二甲、三甲醫院擔任外科主任、醫務科主任、院長等職、曾多次為我國援外醫院建設提供咨詢服務,并作為首席專家在1999年受國家派遣前往斯里蘭卡,驗收科隆坡兒童醫院,圓滿完成任務,受到好評。
粟青艷
1992年畢業于湖南醫科大學臨床醫療系,擅長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運用中西醫結合的原理,吸取國內外先進的診療經驗,對各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藥物肝、血吸蟲肝、中毒性肝病及肝硬化、肝腹水的治療有獨到之處。其精湛的醫療技術、醫德、醫風深受患者喜愛。多次應邀客座湖南省級電視頻道現場講座關于“肝炎知識的防治”,深受湖南觀眾及肝病患者的認可與高度評價。
李暉
副主任醫師,長沙南方肝病研究所研究員,從事肝病中西結合治療近20年,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擅長中西結合治療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肝腹水、肝硬化、肝癌。
王天民
主任醫師、教授,畢業于湖南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中西醫結合肝病科主任,湖南省中醫管理局原副局長、湖南省紅十字會原副會長、全國著名中醫肝病專家王定寰老先生之子。長沙方泰肝病醫院診療中心首席專家,編著有《千金妙方》、《言庚孚醫療經驗集》等數部專著。多次作為嘉賓應邀參加國際肝病學術討論會議,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乙肝大三陽、急性肝炎,慢性肝病,在抗病毒、抗纖維化領域有卓越成就。
許愛良
長沙南方肝病研究所首席專家,方泰醫院肝病中心學科帶頭人,解放軍第四軍醫大畢業,從事肝病科研與臨床工作30年,并多次應邀參加國內肝病學術交流會,科研攻關研討會。擅長治療各種病毒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腹水等肝病,技術精湛、老練,具有獨特的診療方法,治療康復率高,深受肝病患者和同行業人士的一致好評。
陳玲
主治醫師,畢業于南華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從事消化內科臨床工作二十多年,曾多次赴省地進修學習。對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內膽汁淤積、中毒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各種病因引起的肝硬化的診斷和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發表相關專業論文多篇,以良好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受到業界同仁及病友的好評。
宋仁超
方泰醫院醫務科科長、住院部主任,六十年代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從事內科臨床工作及醫院管理四十余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及內科急診搶救。
吳修群
1968年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主任醫師,知名教授。從事內科臨床工作近50年,參編《臨床急癥診斷思考與治療》等醫學專著多部。在醫學雜志及全國性學術會議上發表醫學論文數十余篇,任內科主任醫師20余年,曾在省級三甲醫院擔任大內科主任,擅長心血管、肝膽等內科疑難疾病的治療,具有全面豐富的內科臨床經驗,受到業內外好評。
專家顧問團:
王琦
60年代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區大學醫療系。從事臨床工作四十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國內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肝病專家,曾任北京解放軍302醫院(全國著名的傳染病院)擔任醫院、分院院長。對各種肝炎、肝硬化、肝硬化腹水等有系統獨特的治療方法,特別是在乙肝的轉陰,肝硬化的康復,丙型肝炎的治療上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深受國內外廣大患者的歡迎。
潘鈺卿
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著名肝病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會上海分會委員,從事專業近50余年,具有較高專業理論水平,極為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疑難病診治頗有經驗,尤對肝病頗為突出,對慢性肝病、肝纖維化、肝硬化、脂肪肝、妊娠肝損及慢性乙肝,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難治性黃疸(膽汁郁結)利用中西醫結合有獨特經驗,在肝病界享有很高聲譽及學術地位,發表論文50余篇,編寫書籍兩本,先后載入“中國專家人才庫”,“東方名醫錄”及獲“中國名醫”等榮譽稱號。
魏喜仁
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專家、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中國乙肝治療委員會、北京希波醫學技術研究所專家組成員。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工作于解放軍三0二醫院。任北京市百草治癌中心醫院院長。從事傳染病的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近四十年。具備了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臨床經驗。尤其擅長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診治各種類型肝炎,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大、小三陽)、脂肪肝、重癥肝炎、肝硬化、肝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陳昌瑋
亞洲(北京)國際肝病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分別在英國倫敦皇家醫學院肝病研究所進修學習、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療中心肝臟外科學習、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院蒙特利爾總醫院和BC省溫哥華總醫院深造,在肝臟外科領域和肝病的治療方面有較深的造詣,是完成北京市首例人體原位肝移植第一人。現是世界醫學進展雜志(英文)主編。
瞿瑤
1963年到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工作,先后任內科、傳染病科醫師,1993年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任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感染雜志》編委、《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顧問。發表醫學論文20余篇,撰寫科普文章 60余篇。主編出版《肝病專家談肝病防治》,參加編寫《肝炎學大典》、《實用傳染病學》及《感染病手冊》等10余部。
華聲在線記者 鄧桂明 長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