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眼科醫院(中山大學眼科醫院官網)
北京醫院辦理住院:18311458123
原標題: 眼科醫生和她的1000個寶貝:至少要和家長做七年朋友
當焦急無助的家長們把襁褓中的孩子帶到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科醫院副院長、白內障專家陳偉蓉的診室時,他們聽到的第一句話是:“我們至少要做七年的好朋友,一起為保護寶貝的眼睛努力!”
生病的孩子心理敏感,為了保護孩子們的自尊心,陳偉蓉不準醫護人員叫他們“患兒”,一律叫“寶貝”。這些年來,陳偉蓉和家長們齊心協力,讓1000多個“寶貝”重見光明。
“至少要和家長做七年朋友”
每出生一萬個新生兒,便有五個人睜開眼卻看不清媽媽的面孔。他們的眼睛對周圍事物沒有反應,瞳孔中間有一層白膜,嚴重者眼球像鐘擺一樣來回擺動,有些孩子還同時患有小眼球等。如果不能在視覺發育的敏感期進行治療,他們這輩子都會生活在黑暗中。
從醫26年來,她致力于挽救這些孩子的視力,她就是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科醫院副院長、白內障專家陳偉蓉教授。當焦急無助的家長們把襁褓中的孩子帶到她的診室時,他們聽到的第一句話是:“我們至少要做七年的好朋友,一起為保護寶貝的眼睛努力!”這些年來,陳醫生和家長們齊心協力,讓1000多個“寶貝”重見光明。
治療孩子要比大人費勁十倍,但看著他們從小寶寶一路健康成長,我特別開心,更有成就感。治好疾病,不僅僅是醫生的事情,要醫患齊心,才能事半功倍。——陳偉蓉
與患兒家長亦師亦友
家長心得絕不送紅包
昨天,在診室里,記者問五歲的鴻仔、八歲的杰仔、十一歲的琳琳“怕不怕陳醫生”時,這幾個來復診的孩子害羞地扭扭身子:“不怕,陳醫生有糖。”五歲的鴻仔用行動做出了回答:陳醫生一進診室,沒等她坐定,他沖上去就送了一個熱吻。
琳琳的媽媽說,陳醫生哄孩子特別有一套。每次來復診,她送給孩子的第一個“見面禮”是擁抱。孩子做檢查時很害怕,她有時給塊糖,有時塞一個公仔。孩子鬧別扭時,她的一句話比家長的命令還有效。
在年輕家長心中,陳醫生如同長輩和嚴師:復診時她會檢查家長的護理“功課”有沒有做到位,沒做好護理導致孩子眼內感染的家長會“挨訓”。“小孩子像猴子一樣,眼鏡戴得不安穩。第一次復診時,孩子把眼鏡摘了下來,陳醫生一看就批評我,說這樣怎么能矯正好視力。”杰仔媽媽說,即使挨了訓,家長們依然感激陳醫生的直言相告,“嚴厲是因為對孩子的愛”。在QQ群里,家長們還會互相介紹心得,如何能在“考官”陳醫生面前拿高分:手術后千萬不要讓孩子揉眼,千萬不要送紅包,否則一定會惹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