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婦科醫院排行(哈爾濱婦科出名的醫院)
北京醫院辦理住院:18311458123
婦產科醫生,一個平凡的醫療崗位,卻肩負著兩個生命安危的不平凡使命,他們背后的故事會是怎樣的?近日,就醫160、健康報社、動脈網聯合主辦的《愛的婦產科》征文活動在全國范圍內的醫院婦產科引起巨大反響。征文活動結束后,評委會將選出20強,在就醫160平臺上公開展示并投票,并評選出《愛的婦產科》第三季“十佳愛心醫生”。
本次活動旨在發掘婦產科溫暖故事,通過湖南衛視的電視平臺以電視劇的方式向大眾立體展現婦產科的方方面面,讓更多的人關注、了解婦產科里發生的溫暖故事和幸福正能量。
由就醫160、健康報社、動脈網聯合主辦的《愛的婦產科》征文活動,自啟動以來就吸引了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北京和睦家醫院等業內知名婦產科醫院,以及行業媒體的關注,從寧夏、哈爾濱,到北京、貴州、上海,廣東、陜西、浙江……各個省市各級醫院都有婦產科醫生踴躍投稿,講述了一個個迎接新生命的動人故事。評委會將從這些投稿中選出20強,在就醫160平臺上公開展示并投票,最終票選十強醫生故事,推薦給《愛的婦產科》劇組,供導演和編劇加工和采用。同時,還將評選出《愛的婦產科》第三季“十佳愛心醫生”,頒發獎牌及榮譽。
“大夫,在嗎?大夫,在嗎?”
楊大夫的睡意瞬間跑到了九霄云外,穿好衣服趕緊跑出屋外問道:“怎么啦?”
“大夫,我媳婦躺在了病房樓下,馬上就要生了,已經流血了,該咋辦呀?”男人很是無助。
“你別著急,我和你一塊下去看看。”楊大夫說道。同時她安排科室其他人員做好接生準備。
……
這是一段《愛的婦產科》征文活動所征集故事的節選,講述了濮陽市中醫醫院婦產科醫生楊大夫為高齡產婦成功手術的親身經歷。文末,撰稿者備注到“疾病不是商品,容不得討價還價,很多時候都是情況危急,作為醫生要替病人家屬拿主意,其實也是無奈之舉”。這段驚心動魄的故事,標題卻被命為《婦產科普通的一夜》。
普通的婦產醫生崗位,卻肩負著兩個生命安危,這是大多數人讀完這個故事最大的感慨。類似的故事,我們征集了數百個。這些每篇不超過1500字的稿件中,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有樸實無華的故事,但每個故事都充滿了婦產科里的溫暖和幸福正能量。在這里,我們一起分享一些故事的片段:
令步仰高(解放軍第105醫院產科醫生)沒想到,第二天產婦家人找到她,執意請她給孩子取名,并說“你是上天派來救命的菩薩,娘兒倆的命是你救的,你就是娃兒的‘干爹’,孩子就跟著你姓。”——《新生兒“干爹”是位女醫生》
慕名來找朱老師(浙江省桐鄉市中醫醫院婦產科醫生)的病患和孕婦非常多,她經常像今晚這樣,不分白天黑夜地加著班,我問她覺得累嗎?朱老師笑著說,不累啊,怎么會累呢,我就是專心致志做醫生,沒有別的心思,有事做做事,沒事做就休息睡覺……——《婦產科醫生一天的工作》
呂主任(淮安市一院產科主任)多年來把自己奉獻給醫院,她覺得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家人。“我的公婆生病時從不打擾我,年邁的二老還經常到班上給我送點好吃的。”一說到這呂主任就充滿了心酸。兒子也是如此,從懂事起不僅學會獨立,還擔負起照顧媽媽的重任。上小學的兒子放學后經常煮好了稀飯、買好了饅頭,送到病區監督忙碌的媽媽把飯吃下,還小大人似的說“再忙也要吃飯,吃了飯才有勁”。——《生命的守護神》
鄭雪貞(山西省沁水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副主任)起床下樓準備騎車趕往醫院。可出門一看,外面正下著鵝毛大雪,她只好急匆匆一路小跑趕到醫院,和同事們裝上搶救的相關醫療設備,坐上剛戴上防滑鏈的救護車,不顧雪天路滑危險,一道往王必鄉趕去。由于蘇莊村在半山腰,她和同事們只好抬上擔架,背上急救箱步行來到孕婦家中,當時病人已經處于休克狀態,面色蒼白,血壓極不穩定,呼吸微弱,急速輸液維持血壓,緊急輸血,搶救工作進行得緊張有序……——《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